返回
bg line bg line

海思创芯案例 | 助力自主创新具身智能AI+产业升级

2025年10月24日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模型技术为其注入强大的“大脑”,使机器人逐步具备理解、决策与进化能力。


从工业生产到家庭服务,从医疗护理到太空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未来潜力无限。


然而,真正让机器人“活”起来的关键之一,在于其感知世界的能力。作为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双目模组承担着为机器提供三维视觉的重要使命。上海海思芯片双目模组凭借卓越的性能表现,正成为推动机器人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


AI双目超清视觉暗光增强



该模组采用Hi3519DV500平台,支持AI双目深度算法,相比传统双目深度算法,深度图更加稠密。同时可针对痛点场景持续补充数据进行训练,越用越聪明。


Hi3519DV500硬件双目同步技术,搭载DPU 2.0双目硬件加速单元,实现了720P30的高性能深度计算。


通过专有的硬件加速架构和AI计算能力,能够在极低功耗下输出高精度、低延时、低噪声的双目深度数据,为上层算法提供稳定可靠的感知基础。


针对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挑战,模组对算法进行了深度优化:


细长物体检测方面,通过改进特征提取方式,显著提升识别准确率。


面对弱纹理区域,采用独特的纹理增强算法,有效改善匹配效果。


噪声抑制方面,通过滤波技术,大幅提升数据的纯净度。


支持亚像素级计算,使深度测量的精度达到新的高度。


这些技术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鲁棒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光照变化、复杂背景和动态场景等挑战,为路径规划、障碍物规避、精细操作等核心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机器人



依托开放生态与CANN技术架构积累,上海海思与千寻智能,完成端侧中小算力平台与千寻智能旗下Moz机器人的导入与适配,为机器人核心算力自主创新注入有力支撑。


此次合作得益于CANN架构的AI芯片强大算力支持,千寻智能VLA大模型与自研核心算法在端侧中算力平台上实现流畅运行。Moz机器人已成功实现基于CANN软硬件生态的环境感知、任务规划、环境交互等机器人关键场景任务。


机器人




本次与千寻智能的合作成果,不仅验证了CANN架构AI芯片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更为CANN架构优化下的软硬芯生态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式。


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感知,模拟,MCU,星闪,RedCap一系列芯片解决方案在具身智能场景落地,助力机器人产业迈向器件AI+驱动升级新阶段。